第十三章 我之有

作为人最根本上应该有的,是作为真正的人如何生活。过上人做主的生活,这叫大仁生活。在大仁生活中,人们人性丰足、相助相持,可以做到不担心物质和经济,这样就有了作为人的物质基础。达到人至上,需要人们增长人性的修为,超越自己范围的各种物质形式。

过去社会上讲,财务自由或者互助服务,那些和我们要做的不一样。在物质中谈自由,所谓的自由是物质给的,人们就只能在物质牢笼里被束缚,实际没有自由。我们根本上是靠人和人性,永远彻底地解决问题;而那些根本上还是靠钱物或实惠,只是表面上暂缓了物质经济带来的压力,实际还是走不出物质,也成不了人。

在形式上,我们也会有财务自由或者互助服务的表现,但并不是为了追求财务或服务本身而做的,这只是因为人的本性要把人放在第一位,所以自然而然地去做的,这是“知行兴”合一的体现。人得首先是人,才配得上谈人的生活。我们追求的是大仁和人性。

我讲大仁生活,很少谈到修炼。如果达到了人至上,我们发现自然也能达到过去讲的返本归真、修炼圆满。为什么能办到呢?有的人觉得不好理解,这主要是人们过去习惯了,必须有个什么功法,然后这样修,那样练,再经过种种苦难,才能有所成就。如果只是普普通通的生活,既没功法,也没手法,怎么能成就呢?这种误解,主要是过去人们对于能够成就的根本原因,不太清楚而造成的。

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,打坐多少年才能修成。但只是靠打坐吗?关键还是人在修,人在打坐中能够不断提高境界。如果只是一块石头,再打坐也修不了。怎样提高境界?过去讲,修炼就是去掉执著。其实这不仅很局限,而且根本是错的。

为什么呢?任何一个境界、再高的境界,对于更高的境界来说,还是执著。如果只是强调去掉执著,许多人为了达到杜绝或者隔离原有境界的目的,就可能找借口攻击原有境界,里面带着很多片面、不客观、不人性、不友善的因素。这种事情很多。比如,过去要修炼,就攻击人体是臭皮囊;要戒色,就妖魔化女性;要去掉情,就连父母家人都不认,等等。这些做法里面有许多不正因素,怎么能帮助人们真正提高呢?更何况,去掉执著,只是不要原有境界,可然后去哪里呢?方向都没有,那不是错了吗?

提高境界最根本的,是要达到新的境界。只要符合了新境界要求就足矣了。对于原有境界,完全可以做到“有而不执”,不是必须抛弃不要,只要不执著就行。人体也好、名利情也好,都是人们正常生活中的一部分,我们完全可以维护好,不因为这些形成障碍就可以了。这样对新境界和原有境界,才是都负责的。

大仁生活为什么能帮人们提高境界?因为大仁和人最本质的一切,是直接联系的。无论人们自身的来源有多高远,如果人真是创世主体系的话,他的范围涵盖所有一切的范围,远远超过人们一般认识的佛道神范围,那么当然可以做到,也必然能够做到。

具体展开说,在大仁中,有让人们提高境界的三剑。第一剑是每个人先天的自己、先天的最高境界。这个不但现在的人们不知道,整个旧的范围无论多高境界,都不知道。但是如果大仁涵盖一切,那么大仁必定知道。第二剑是每个人现在的具体情况。现在人们被物质和各种观念带动得很厉害,想要清晰客观地知道自己的情况,靠人们自己根本做不到了。但是大仁能够很清楚地看到现在人们存在的状态中,哪些是人们自己的部分,哪些是外在强加的部分。第三剑是人们从现在,走到第一剑所需要的整个办法和过程。这个办法现在人们就更没有概念,也无从知道了。但是在大仁中,这些都是现成的。所有的过程,小到每个人提高的过程,大到整个人间、整个宇宙的归正过程,全都是清晰的、现成的。

三剑所指的路,在大仁之势的推進下,成为自动带领人们前進的進程。在这次归正过程中,有许许多多的進程,在我的这两本书里都有,都是一致的。大家开始可能感觉不到,但只要真正提高一段时间,就可以感受到这些進程的存在。随着大势推進,整个人间距离人的人间,就会近一些。人们只要跟着進程走,距离先天的自己,就会近一些。如果人们跟着这个進程走到最后,就能最终成就自己的一切。这就是我说的,跟上進程就是一切。

世间最难改变的是人心,似乎人类社会在历史上,整体确实没做到过,人们自己也感觉很难做到。因为这个原因,许多人觉得“人的人间”不可能,感觉做不到。这件事情,只靠人们的自觉,是无法做到的。但是如果有大仁之象的三剑,给人们指引清晰的路,再加上涵盖一切、具足威力的大仁之势,扫清走上这条路的障碍,那就没问题了。那些障碍在不同范围都存在,有些看得见,更多的根本看不见,不是人们自己能解决的。所以这件事,要么无法成就,要么只有人是创世主体系,是创世主要做这件事情,那就是必成的。

三剑不全即执著。三剑和提高境界是联系在一起的。三剑不全的时候,往往就是人们有执著的表现。真正人的生活,直接是和境界的升华、和得道联系在一起的。所以要我说,真正能彻底、根本上起到修炼的作用,只有人的生活。不是说,人的生活能够修炼,而是说,只有人的生活才能够修炼。其他的修炼,最多只能是奠定修炼文化的作用。

大仁生活具体是怎样的呢?大仁以前没有出现过,今天人们需要一个学习了解的过程。学习大仁的人,可以叫大仁学员,简称学员。大仁学员之间,怎样一起形成真正人的生活,也叫仁堂或生活会,这就是实现大仁的具体形式。仁堂和生活会的实质是一样的,都是大仁学员内在实质,由内而外的真实体现,不是人为做出来。但他们同时也都是一种形式,仁堂主要是学员内部的体现形式,生活会主要是学员对外的体现形式。

在大仁生活中,人是第一位的。这个人,得是大仁之人。因此,虔诚地尊重大仁之人,才能体验大仁生活。这样看来,在人间出现大仁之人,是大仁生活的前提,不然都没有一个起码的方向。我在讲大仁,我是不是值得放在第一位虔诚尊重,人们可以自己考虑。如果我说的是真的,那么这样对待我,就是大仁生活的基础。不是我要怎样,这个理摆在这里,大家可以看看对不对。

既然人们要在我这里学,那么对我的称呼中,就得有一个“师”字。带“师”的称呼很多。“老师”比较普遍,“上师”宗教中用得多。为了和其他名词区别开,同时得和“人至上”有联系,所以我选用了“师上”。大仁学员,以后可以用“师上”来称呼我。其他社会上习惯的称呼,视场合不同也可以用,但在正式场合,就用“师上”。

仁堂不仅仅是一种形式,也是大仁学员内在实质的直接体现。这个很关键。当人们对大仁没有认识,对我没有态度的时候,谈不上大仁生活,当然没有仁堂。当人们对大仁有一定认识,开始正面关注支持的时候,甚至心里接受我是师上、接受仁堂和生活会,但这一切只停留在思想上,而在现实上还没有实际行动,这个成度就很有限,也没有仁堂,但可以说他是志愿者。

当人们能一起学习,交流对大仁的认识时,虽然只是在思想观念上碰撞,还达不到一起做事的成度,但是这比志愿者前進了一大步,确实有仁堂了,已经是学习仁堂了;当人们不但能一起学习,还能协调起来,一起做仁堂和生活会的事情,这比学习仁堂又强多了,这是职能仁堂;当人们能在大仁基点上,和谐地互助仁事,从而進入自然的生活状态,这是生活仁堂。

“学习、职能、生活”,这三种仁堂不但体现了仁堂的成度,也体现了形成大仁生活的成度、对我的态度。学员实际的人性和心性成度,从他的仁堂状态上,可以直接看出来。仁堂以外的人,对我没有态度,因此仁堂之外不可能有大仁生活。我对仁堂之外,不会以第一剑方式存在,只能是第二剑或者第三剑方式。所有大仁学员也一样。仁堂是实现大仁的唯一具体形式。如果有学员讲什么离开仁堂,在常人生活中体验大仁生活,那明显是不能成立的。 生活就是修炼。过去虽然一直有人讲,但是很难做到。如果我们要在大仁中提高,就必须得做到。在柴米油盐之间,人心往来会有摩擦,为什么有这些事情呢?从根本上讲,不是为了功名利禄,不是为了柴米油盐,而是为了锤炼恢复人该有的样子。所以大家要在生活中,始终把大仁放在第一位,这样才能恢复人类和自己的本来面目,这才是大家来到世间的真正目的。

 

上一章
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