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人是第一位的待遇,有两种表现比较典型。一种是沾沾自喜,觉得就应该这样对待自己;一种是满腹委屈,觉得别人太严厉了不人性,怎么能这样对自己?看起来表现相反,背后的意思却一样:自己是人,应该有第一位的待遇。
人,是该有至上待遇;人,可不是仅仅有人的外形就算是人。得过且过,觉得自己就这样了,人至上的好处想要,可是对于人至上的大仁事情,却觉得和自己没关系,只想得到,不想付出,这样能配有人的待遇吗?有的连泯灭人性的事情都做得出来,就更不配了。在第二剑环境中,内涵和形式不是完全对应的,徒有人形却不做人事的,并不少见。
具足人性的人,才是真的人。人性是内涵,人形是形式,内涵和形式完整统一,才是真的人。只有真的人,才有资格得到至上待遇。如果在第二剑环境中,内涵和形式不统一了,那么内涵是第一位的,形式只能是第二位的。
过去人们看周围人,好坏掺杂、人性与非人性同在,觉得这才是普通人,这都是正常的。有的把贪婪、自私,甚至毫无底线地作恶,都看作是人性的一部分,认为人性有丑陋的一面。然而金子里掺的杂质,可不能叫金子;人们被污染的非人性表现,可不能叫人性。
把非人性因素当作人性的一部分,也是人们习以为常、却非常害人的一个东西。它不但曲解了人的真像,还让非人性因素能够堂而皇之地,在日常生活中肆意害人,人们就像染上毒品一样,反而还会拼命维护它们。去除杂质,才是真金。除尽污染,才是人的本性。
人的本性独立存在,永恒不变,在一切物质之外而能善待万物。正因为人的本性,是这样至高无上的尊贵,所以人能够有至上待遇。从这一点看,“人至上”也是“人的本性至上”。人们只有除尽非人性因素的污染,才能知道什么叫人性,什么是人的本性。
美好生活需要大仁,充实大仁会有个过程,不可能今天听到大仁,明天立刻就达到了。所以不能以为看到大仁,立即就能有至上待遇。对照大仁多看自己,才能逐步提高自己作为人的待遇,拥有一切自己该有的,最终让自己和周围亲人,都过上更幸福的生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