兴大仁

(一)    法书的定位

时间很快,现在《人的人间》校订已经完成,包括封面等内容也基本做好,只剩下少量调整。预计再有一周后,就可以印刷出版了。这次校订相对以前轻松很多,虽然还有一定工作量,但整体篇幅字数摆在那里,正文五千言,加上白话和其他的,一共只有3万左右,所以总体是轻松的。

当然在字库和整体设计方面,是额外增加了一些事情。而且由于给建字库的时间非常短,仅仅几周时间,所以显得有点紧张,好在我们学员无私、不懈地付出,相互之间配合得也很好,一切都在我们计划的时间里完成了。

校订中也发现一些问题。我一再讲,三个部分,特别是文言和白话部分,并不完全是对照翻译的关系,但是有的学员一下子可能还不适应,总是有意无意地用对照翻译的思维去理解。我再强调一下,按《人的人间》中说的:“各有所记,不惟对译”。有的章对应得清晰一些,有的章差异就比较大。所以不能只是用这个思维去看。

还有一个突出问题,就是关于法书部分采用的许多异体字。什么是异体字?这个都不好说,专家都有不同的很多说法,据说直到现在,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。那一般老百姓讲的,只要不同,基本就是异体字。所以咱们别自己去埋在搞什么标准里面,没那个必要,也没有那个精力。笼统地说,这次我们在法书部分,是用了比较多的异体字,还不是说简体繁体,而是完全的异体字,有的是不同写法,有的甚至是书法名家可能增减笔画的字,不是那么严格规范的。

围绕这个问题,有两种意见比较突出。一种是说,都用异体字,那就尽量不用规范字,以异体字为标准,也不用考究来源了。一种是说,异体字不方便认读,来源模糊,不应该用。觉得我们用字应该通俗一度、来源考究才行。

第一种不用我说,我想大家知道是怎么回事,不可能把标新立异作为标准。可是毕竟我们用了许多异体字,如果学员只看所谓的客观事实,似乎我们的确在标新立异。可是我也讲了“唯象者浅”。表面现象里面,有时就是两头像,做的很好和做的不好,表面做的可能反而很像,不一定都是这样,但有这个可能。发生这些事情时,咱们学员心里怎么动,也有修炼的因素。能不能坚定下来,继续相信师上,真的相信师上,这些小事搞不好都动摇的。第二种呢,如果只是通俗易读,正文部分的规范文字已经满足了这个要求,法书部分主要可不是做这个事情的。正文部分,不仅有标点符号,而且全部用的是规范字,没有用异体字,而且简体版的统一用简体,将来繁体版的统一会用繁体,所以是规范的。法书部分重点需要考虑的,并不是通俗易读。

出现这些争议和表现,除了一些人心观念的作用,主要还是对法书部分的定位没有理解好,还是用了以前的许多观念去理解而造成的。我讲了,法书、正文、白话是三剑关系,法书是第一剑,正文是第二剑,白话是第三剑。正文除了使用文言文,在用字和标点方面,是完全符合现代规范的,所以可以说是法书就下的体现,是第二剑;白话部分,用现代规范的语言,对文言文进行了聚向,使得人们不会太过发散地理解文言文,所以是第三剑。

那么法书部分的第一剑应该怎么理解呢?这一部分是用文字表现的,而且是书法的艺术形式,虽然采用了字库,整体排版是电脑做的,电脑也要对单字进行技术处理,可是单字的整体结构还是人写的,所以还是有相当的书法艺术形式在的。

这样一来,法书部分,就不只是文字了。人们常说“文以载道”。现代人可能都偏向理解文字的内涵意义,所承载的道了;而有点忘记,文字本身的形态,也是可以载道的。金庸有部武侠小说《侠客岛》,讲许多高人在一个岛上研究一部刻在石壁上的武学,可是总不得要领。后来有人悟到,原来武学不是文字描述的内容,而是文字本身的笔画形态,整个字和字之间的架构,这样才领悟到了高深莫测的武学。

所以文字,除了本身的意思,他本身的形态,也是一个“象”。我们法书部分,也有这个“象”的作用;相对来讲,正文部分比较规范,不能说绝对没有“象”了,可是“象”的作用已经大大减弱。但是法书部分“象”的意味就浓郁得多。比如说里面妖怪的“妖”字,里面比规范字多了两个点,就好象小怪脸上的麻点一样,大家会觉得更像妖怪,那个妖气更显著。

 

(二)    法书的选字

法书的定位,不是通俗易读的现代规范字,也不是白话的聚向,而是这一章要讲的“像”。从这一点看,即使将来《人的人间》要翻译,也只能翻译“正文”和“白话”两部分,而不能翻译法书部分,法书部分必须原样。

那么法书部分具体用的汉字怎么选呢?从法书的定位上,可以看到,我们得根据对每一章第一剑像的理解,再用汉字最大限度地、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每一章需要的意境。当然这个事情很难,所以一步到位是不现实的。

这次我用了许多异体字,也有三剑在里面。因为一下子达到最恰如其分的表达,其实这个事情永远也没有止境,所以只能在现有条件下,在现在人们能理解的范围去做。同时,选择合适异体字的工作量也非常巨大,根本不是现在建字库的短短几周的时间能完成的。这还不是说字库本身的更新,只是说字体字形的选择,包括他的来源考究、清晰内涵等等。我们有的学员能力强一些的,已经开始这方面的工作了,但也只能是开个头。

举个例子说,比如美好的“美”字。规范写法,上面是“羊”,下面是“大”。他有个异体字,上面也是“羊”,但下面是“火”。有学员看到这个异体的“美”字,就问:“怎么‘美’下面变成‘火’了?难道美是烧烤的羊吗?”我告诉他说,你还真是猜对了,比如汉典里面就写的,美的本义是“肥壮的羊吃起来味很美”。

美字,本身是从羊,从大的。过去羊是人们很重要的肉食品,有时举办重大的祭祀活动时,也会用羊作为祭品。孔子就讲过“尔爱其羊,我爱其礼”。那么用作比较正式虔诚的场合,选择从大的“美”字,就比较好。所以《人的人间》中,比如像“成人之美如是”这样的地方,用从大的“美”会比较好。但是像“会后美味”这样的地方,开完大仁会,大家真的可能是吃烤羊肉,那么用火的“羙”就比较好。

这还只是一个美字,大家看到,要是严格地去考究,那真的里面都大有文章的。可是我们在短短时间内,都这样去做,那肯定来不及,既不现实,也不允许。所以只能是尽量去做,尽量选择靠近我们需要意境的字形,兼顾来源和字义的变化,同时呢,尽量也要避免错别字,误用字,等等一些情况。

今天《人的人间》也只是走到这一步,最适合现在人的状态的表现。那么以后不同时期,等人们有了更大升华,也会有更好的展现。当然这些展现,都是我直接拿出来的,都是《人的人间》的展现,这里面不是一般的事情。

所以我这次用异体字,也是有多方面考虑的,不只是学员看到的一部分。可是因为时间的限制,现在选用的一些异体字,也不是说就那么恰当,但是无疑可以为后期進一步调整,开始做好一些准备。这个准备中,也包括扩展一下大家的视野,让大家回忆起来,原来汉字还有这么多、这么丰富的表达的形式;同时,也是让大家不要用现代化规范去理解法书,规范是第二剑部分的定位作用。

今天我还是接着书法名家,或者其他相对权威的来源考究,来展现一点异体字,有的人都受不了了。那么将来我可能直接去调整一些字呢。如果将来真的是我直接调整字,按新的结构来展现的,那就等于是把新宇宙往这边端了,那真的好像天给撕裂一个口子一样,所以这些事情也不是随便做的。这些现在说远了,现在我们就按目前合适的状态做。

而且我现在怎么不直接自己调整一些字呢?一个是我在这方面,在常人中也只是无名之辈,如果我直接调整,那社会上接受度就更够呛,可能觉得我乱来了。所以呢,现在的《人的人间》暂时将就一下,借助一些名家名帖、或者有来源说法的的字,来拓展一下大家对汉字的认识。其实他们的字可以做参考,但是也不是绝对的衡量标准,对不对?

选字也有三剑,我们按進程现在的要求尽量做好就可以了。可是有的学员就是把现代规范的汉字看得很绝对,脑袋里固有的观念一上来,简直要对我发火了。其实你怎么考究呢?现在有汉典、辞海、还有许多专业的网站等等,都对各种字形的来源出处、意思用法、等等,有着比较详尽的说明。有时这些来源,或者本义,可能不同地方说得也不完全一致,到底哪个对?所以,大家要是无意中又变成唯专家论、唯社会来源论,一方面这些资料浩如烟海,那等你考究完,我们也不用出书了;另一方面这些资料中有的内容,也是永远会有争议的,我们陷入到那些争执中去,是毫无意义的。所以这些事情大家也要注意。

 

(三)    汉字的变化

今天我们做什么事情都不容易。就那字库字体这么一件事情来说,都很不容易。过程中,不仅学员要付出很多,而且有时还得有各种误解。可是在过程中,我也不可能给大家每一位学员都系统阐述。所以在种种事情出现,不符合自己观念事情出现的时候,大家怎么看,能不能按照我要的做好,那就很关键。

总的来讲,我们有时间精力,尽量按自己对每一章的理解认识,来提出对用字选字的建议,这是非常必要的。这件事甚至是我们长期的事情,今天只是简单开个头,还远远没有到位,这是肯定的。所以字库组的学员,得有这个心理准备,同时,所有看书的学员,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提出建议。来供字库组学员研究定夺。当然字库组最后会把需要调整的字的意见,汇集到我这里,我最后来看怎样调整。

有了这个方向,我想大家对以后怎么选字,会有更开阔和到位的认识。我们既不要标新立异,以为异体字就好;也不要只追求通俗,弄得和现代规范一样。我们在做这些事情中,都是《人的人间》中说的:“事中求仁”。遇到的每件事,该怎么面对自己的各种心态,都有自己的修炼在里面。

今天的人观念已经固化、僵化,这些表现很多,方方面面都有体现,文字上也是一样的。比如有的学了一些传统知识,体会到繁体字中比较好的一些内涵,那就觉得非繁体不可,就变成“唯繁体”了。其实汉字字形本身来讲,是非常多样和灵动的。

为了以后做好准备,我今天再讲讲汉字字形的变化。汉字字形,在以前其实是很多样的。秦朝统一文字以后,规范了许多,但还是存在大量异体字,包括许多书法名家,对笔画增减调整的现象也很多,对同一个字的不同写法也有。这样导致我们看流传下来的名帖时,就发现里面的字许多都和今天不同。

如果汉字真是和天体对应的,那么大家想,就算同一个人,同一个物品,不同角度看也有不同呢。那么同一个事物,在不同角度看时,就会体现不同样子。对应的,表达同一个意思,可能就有多个样子的字形,可他们是同一个字。有些不同事物,从某些角度看,可能形态是一样的。对应的,一个字也可能表达不同意思。这些都是汉字多样化的来源。

有的汉字还可以脱离事物的具体形态,来抽象地表达。这时可能这个抽象出来的形态,它本身不一定有那样的对应存在,但是大家只要看到这个抽象的形态,立刻就知道那是什么,这些情况大家应该都很熟悉。

那么同一个字的字形,如果太多、太泛滥了,是否一定不好呢?这里面的确也是有章法的,如果脱离了章法,那就是乱来了,那肯定不行。如果我们根据自己对大仁的理解,那这个方向就不会错,那就是有序的。尤其在初期,这方面我们的确不用太凸显自己的特色,我们要的是最大限度表达我们需要的像,手法上主要借用一些社会上成熟的,专业内相对认可的来源,这样结合起来,方方面面都有交待。

现代规范字主要是便于交流,逐渐形成的,这个出发是实用主义,跟强者学习的因素是比较多的,所以他的基点是不是真的有益于人,其实是不好说的。而且现在人们对现代规范字的认识,也在慢慢发生变化。

大家都知道,过去中国强盛时,各国都学习汉文化。可是后来在清末衰弱、西方文明强盛时,中国文字甚至成为一种包袱,因为汉字表达西方科技不是那么方便,一度都有废除汉字的呼声。中国周围有的国家甚至都这么做了。但是呢,随着科技发展,文字输入等问题解决后,又逐渐发现了汉字的种种好处,现在回归传统的呼声也在不断加强。

所以要我说,将来随着人们人性不断充实,将来的人普遍不那么重物质,往真正的人再靠近些,那么将来人们,可能不只是发现汉字只是有一点点好处,其中好处难以言表。可能也会对世界、对社会、对人生、对价值的理解、认识不同,很可能许多方面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,汉字有序的丰富,可能大家反而觉得很好。这是我讲的汉字多样性的变化。

就算现代语言比较规范了,可是往往人们还讲,听话听意。意思就是背后的念头才是真实的,不用被表面的现象迷惑。可是如果将来有条件能够让语言文字更好地表达人们的内心,可能人们自己也会觉得更加自如。这些都不是今天的人能够理解的。汉字不只是现代规范化以后的简体、繁体这么两种。将来人们可能会发现,规范的汉字反而越来越发现是不好的,这都是可能的。

 

(四)    三遍十成的定位

法书部分的选字,我先讲这么多。可以说,法书的展现也好,字库也好,一切才刚刚开始,这是个持续过程。我们怎么确定自己的选字原则等等,都需要在新的基点上从新确立。所以不能急于一时。

过程中大家有各种问题,今天我系统讲讲,可能会好一点。但是真正解决问题,还要靠大家自己的实修,不是我能替代的。有的字形,在象上似乎也不一定那么传神到位,但现在时间非常紧,每个异体字都去考究也不现实,三剑我们都把握好,那就不会出大的问题。每位学员都是人,我也是普通人的表现,那么时间精力就会有限,不吃要饿,困了要睡,太忙要休息,那么事情就有一个过程,得一件件去做,所以大家做这些事情,也不能太急,每次做到符合進程的程度就足矣了,一蹴而就也不现实。

另外,字库本身的更新,也是一个过程。从大家提出建议,到商量确定好调整办法,然后写出来字,又要技术人员去做电脑图,然后排进字库,再用字库转出来文章,最后发到大家手上,大家才能看到调整的样子。所以从大家提出建议,到最后看到成果,要经过许多人的工作才行,不是大家想改,立刻就能看到的。对许多学员,这些都是新领域,所以也不要急躁,相互之间多配合,不理解多沟通,能够摆正自己心态,那一切都好办。

接下来,我再讲讲《人的人间》里面的机制,和以前旧机制的一些主要的区别,以及为什么会这样。

三仁三像给大家讲过了,在《人的人间》稳定下来以前,就是在《人的人间》面世以前,他的排列顺序,还没有完全稳定下来,但是现在随着校订的完成,《人的人间》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了。那么这个顺序也就确定了。

在《人的人间》中,第十三、二十六章,都是按“大仁、大势、大仁生活”的顺序讲的。同时,整个《人的人间》的排列,三遍里面,第一遍里面主要讲了三剑,这是对应大仁的;第二遍主要讲了進程,对应大势;第三遍主要讲了大仁生活;所以整体也是“大仁、大势、大仁生活”的顺序。

这个顺序在机制演炼方面,对应的是“功柱、周天、玄关”。这就和以前的顺序不一样了,以前是“功柱、玄关、周天”。这是新旧机制第一个比较大的不同点。今天以后,我们这个顺序,就稳定下来是“大仁、大势、大仁生活”。

《人的人间》第四章最后,是讲三遍十成的。也就是说三遍十成是我们核心的机制,我叫他“大人之成”。以前旧机制,这里是玄关,玄关再演化是世界,法轮背后也是一个世界,也和它的法轮总机制对应。但是我们这里是三遍十成。这样一来,似乎三遍十成是一种独立于三仁三像的一种机制,而且是我们核心的一个机制。这是我们和旧机制不同的第二个显著的地方。

还有什么呢?过去的总机制是法轮,但是我们的总机制直接就是人,说白了,我讲过师父主体直接做,从这个角度讲,我们的总机制是我这里直接去把握的,没有中间的一个什么间隔。所以我们仁堂的标识,或者说生活会的标识,直接就是由我的名字构成的一个人形。这一个人里面又可以看到三个人,分别对应着仁学、仁事、生活仁堂的状态。因为我这里什么都有,所以也有职能的部分,这部分直接就是我们总机制的根本所在。总机制的不同,这是我们和旧机制第三个显著区别。

知道这三个区别以后,大家也想这里面为什么会有这些区别,里面是什么玄机?那我就再讲讲,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。

首先是为什么会有顺序的不同?在三遍十成的结构中,第一遍零到一成,主要是常人状态;第二遍二到七成,主要是神的状态;第三遍八九成返璞成人,又回到人的状态了。

有的学员以前问为什么要在二七这里划分十成为三遍?就是因为两头像,两头主要都是人的状态,而中间主要是神的状态。大家知道过去第一步正法,其实没有做人的事情,因为是第二剑的表现,所以第二剑正法中,主要还是表现神的因素。所以那时的重点在中间,他的身体世界主要放在中间去讲了。而人的状态只是作为修炼的基础和依托,所以虽然也强调,但没有明确地作为第一位去强调。但就这一点,足以让我回忆起所有了。

我们这一次,成人是关键,重点在成人,所以人身和环境对应的生活状态,作为核心就要放到第三遍来讲。从更大范围讲,神的体系是内部体系,所以反而中间部分虽然也是核心,但还不是我们最终要完成的。

后二个,核心和总机制的不同。三仁三像三式,可以认为是一个整体,也可以简称“三仁”。这个机制和三遍十成是不同的,可是也有联系。三遍十成在三仁中都有体现。比如大仁讲三剑,提高层次是十成的表现;大势讲進程,通常也是十成的進程,也有三遍的变化;大仁生活里,仁堂的演化也有三遍十成的体现。

只是说三仁之间的顺序,或者只是说“功柱、周天、玄关”的顺序,这是我们机制的一种表现。三遍里面还有更大的一个层面。比如三仁作为一个整体,整个三仁是一个机制,这是在第一遍里面就整体讲了。然后第二遍里说的是三遍十成的结构,第三遍讲到我这里。这样看,是一种更大层面的机制表现。在《人的人间》中,整体就是按这个顺序排列的。这三者之间也有三剑的关系。

这样看的时候,三遍十成实际是作为一种过渡的机制了。我讲过“三遍的法”,就是三遍的来源是人这里,而十成是神体系纵向提高的表现。所以三遍十成呢,是联系人神之间的一种过渡机制。三遍十成,也可以认为是人在神层面的体现。

 

 

(五)    三层机制

这是在一个新的层面讲三遍十成了。为什么现在讲?上次大仁日的会上,我讲《人的人间》本身也是一个更大层面的法,那么对应这层法出来以后,自然也有更大的整个系统展现出来。那我们现在就看到,现在三仁三像这个机制,在今天讲的三遍十成的概念下,就又压进去了。所以今天我才能在更大层面讲这个新的机制。

而且今天讲的东西,实际已经是本着《人的人间》再讲了,就是说,是在根据《人的人间》讲机制,讲演化了。所以我们已经完全进入到新的阶段了。今天讲的也好,包括在《人的人间》中讲的整个,也许有的内容大家觉得以前接触过,好像很熟悉,但是都不一样了。比如说,讲三剑的实质,是大仁之象。这是在我写《人的人间》中形成的,但这个认识,从对三剑的定位上讲,实际超出了以往对三剑定位的清晰程度。以现在的标准回头看,以前对三剑的定位还是模糊的。所以大家也千万注意,不要局限于以前的认识,去认识《人的人间》,这是完全不同的。

从我们走过的历程上看,用于仁堂上系统学习的书,现在也是第三本书了。三本书,对应三次设位,最后一次所形成的,就是我们将来所要做的具体展现,有形的样子基本就固定下来了,这就是“人的人间”。当然将来具体展现,《人的人间》可能还会有更多丰富的展现。

我讲过,法书部分是象。那么这个象,将来可能更加气象万千,姿态万千,但都是我这里直接根据進程情况,而拿出来的,都是大仁的表现,这一点是不变的。具体怎么展现呢?这就等進程不断推进,来给大家和世人展现。

三次设位以后,从進程上看,那就是要走到六成了,要扩大到体外了。《人的人间》说:“知行兴合一”,完成了这部法,对应过去说,走过了证实法的阶段,自然接下来是洪法阶段,我们现在讲:兴大仁。这是我们進程现在的新要求。

现在我们已经走到,兴大仁的阶段了。从这个角度看,一切才刚刚开始,是一个全新篇章的新开始。而且从实际指导上看,现在都已经用《人的人间》开始具体指导了,所以得尽快给大家发出来《人的人间》,不然整个就跟不上,这是進程的要求。

近期大家都很忙,我们也把重心都调整到最后封面等一些完善上,争取下周就给大家发出来第一版。其他的工作,包括字库等,暂时可能不能放在首要位置去做。当然发出第一版后,字库还是要接着做,除了完善现有的字库字体,还可以有其他多种字体,这方面是大有空间的。还包括校订,以后也不是说不能提了,也要继续提,但是更新版本就不那么容易了。毕竟一旦发出去了,就是大面积的事情。

最后还是说,事情都是人在做,字要一个一个地写,饭要一口一口吃。我们尽量让大家尽快拿到书,可是该做的事情,也要尽量做到位才行。这个阶段也辛苦大家了,我再次感谢大家的付出!

 

我今天先给大家讲到这里。谢谢大家!

 

刘郑

二零一八年七月二十六日